民航廣州醫院(民航廣州醫院體檢)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黑中介”困阻昏迷者
8月9日,《廣州日報》A3版報道:有昏迷病人在轉院時遭到黑救護中介阻攔,在警方、醫院介入后,折騰了許久病人才得以離開。記者了解到,由于救護車緊缺,醫院周邊長期盤踞的“黑車”做起轉院病人的生意,這些“黑車中介”十分猖狂,甚至連醫生也不敢得罪。
廣州日報訊(記者申卉)上周日,本報報道了病人轉院遭黑中介阻攔的事件。昨日,涉事醫院方面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將嚴肅處理此事。
究竟是什么導致黑救護車中介如此蠻橫?記者了解到,雖然像報道中那樣黑中介出來攔車的情況只是極端個案,但在廣州的醫院,非緊急情況下不派救護車,轉運需家屬自行聯系車輛是常事。
進展:將徹查此事
昨日,涉事醫院向記者表示,當天下午5時許,在患者郭某轉院過程中,其家屬與黑車司機發生沖突,主管醫生及醫院保安分別到場協助患者,黑車司機在發生沖突半小時左右離開現場。但是由于患者父親情緒比較激動,急診科及神經內科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父親進行了安撫及診治,患者父親在急診科又休息了約3個小時之后,于當晚10時左右離開醫院。
目前,醫院已召開緊急會議,并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徹查此事,若發現醫院內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將嚴肅處理。同時,將進一步加強日常巡查,保障醫療環境。
調查:“正規軍”少
記者昨日走訪多家三甲醫院,發現不少曾轉院治療的病人都有過“自行約車”的經歷。患者父親稱,女兒從3月住院到現在,先后轉過6家醫院。“根據醫保的限額政策,需長期留醫的病人每隔約15天就會轉一次院。”
由于此時病人的情況相對穩定,醫院救護車緊缺,往往不會派救護車接送,患者需自行聯系車輛轉送。“但之前幾次都是由醫院救護車轉送,只有這一次要自行聯系車輛。”他們找的同樣不是專門從事醫療轉運服務的車輛。
據了解,廣州的非急救醫療轉運服務的“正規軍”仍在少數,僅有安捷急救轉運站、民航廣州醫院醫療快線等幾家機構提供醫療轉運服務。
醫生:轉診屬盲區
對此,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葉澤兵分析,目前,廣州的醫院對于轉院缺少相關服務,屬于盲區。他坦陳,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其實是為了避免醫療資源浪費而提倡的舉措。不過,對于要怎么轉診,相關職能部門并沒制定出政策。
“對院前急救,例如120救護車要如何收費、如何運作,是有相關規定的。”但他坦言,在急救這塊,雖然每次出動低于成本價,但作為一項社會公共服務,是醫院的職責。然而,轉診時由于病人的病情相對穩定,醫院很難再提供服務,因此多由患者家屬自行聯系,這也讓一些私人的黑救護車找到了利益空間。
他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應出臺相關規定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進行指引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