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官網)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當前,胸痛中心建設正在迎來燎原之勢,但一些醫院對胸痛中心建設還存在認知“盲點”。那么,科普貼來了!
作者|萬笑笑
來源|中國縣域衛生
搶救胸痛患者,關鍵在與時間賽跑,胸痛中心的成立,無疑是胸痛患者急救的福音。近日,“西南縣域胸痛中心建設促進會議”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
▲參會領導合影留念
為了團結省域力量促進西南縣域胸痛中心的建設和完善,來自貴州、廣西、廣東、云南、四川、重慶、陜西、甘肅等西南地區的縣域醫院相聚遵義,共同交流學習縣域醫院建設胸痛中心的優秀案例和成功經驗。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認證專家、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石蓓反復強調胸痛中心建設的重要性。
打造區域影響力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1月9日中國胸痛中心總部官網注冊醫院數已經達到2507家,相比2016年8月只有5家申請的數量,胸痛中心建設的燎原之勢已經到來。
展開全文
▲石蓓教授介紹貴州省胸痛中心建設情況
石蓓教授介紹了目前國家胸痛中心分布情況,貴州省以11家通過認證的成績排名第11位,其中通過標準版認證4家,通過基層版7家。
石蓓教授所在的遵醫附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6年2月25日,與各協作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急診科實現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無縫對接,在轉送患者同時啟動導管室,使得病患到院后,直接進入心臟導管室,極大地節省了救治時間。
今年5月,遵醫附院胸痛中心成立了貴州省區域胸痛聯盟,深化與省內三十余家縣級醫院與社區醫院的急性胸痛聯合救治聯系,推動區域內的資源整合,加速胸痛中心的建設。
今年11月在第七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上,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胸痛中心被評為貴州省唯一一家國家級示范基地,是對遵醫附院胸痛中心在區域影響力、急救能力、教學能力和輻射能力的肯定。
連接當地基層醫院
“協同救治一張網,打通生命的通道!”石蓓教授說,遵醫附院通過以胸痛中心為切入點和紐帶,加強與上級和基層醫院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建立完備的雙向轉診,促進區域醫療水平共同提高。在信息溝通方面,建立了遵醫附院胸痛中心微信群和基層胸痛中心資料群。
▲遵醫附院胸痛中心幫扶下的部分縣級醫院
尤其在談到幫助基層醫院建設胸痛中心時,石蓓教授更是娓娓道來。“我們的‘心梗一包藥’已經全面覆蓋了!其次,在對建立協作關系的基層醫院培訓方面,要有步驟有節奏的推進,要有章法。從基層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制定到執行、修改、培訓及演練;原始數據記錄到核對、上報;各個救治環節的儀器配備檢查到管理;心內科和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培訓;保安、保潔以及120急救人員在內的培訓都是特別必要的內容。”
培訓,看似容易,實則要做到有效率、有成績就需要有章法。石蓓教授介紹,第一步需要協作的基層醫院統一網站注冊和統一標識制作。
第二步就是反復培訓。在培訓內容方面,要有現場培訓,包括胸痛患者登記方法、院前接診胸痛患者流程、心肺復蘇的操作規范、急救設備的使用、三種再灌注流程的培訓、流程的制定及修改;同時,從院大門口——120急救處——急診科、分診臺、胸痛診室、搶救室、留觀室——掛號、收費處、藥房、住院處——心內科病房的流程也需要培訓到位,包括急性胸痛接診流程、保安對胸痛患者的處理方法、典型心電圖的識別、胸痛專用車的配備內容。而且,隨著溝通形式的多樣,遠程培訓和微信群培訓及電話培訓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各方面的反復培訓,要給出基層醫院具體的改進意見,并且組織到遵醫附院胸痛中心學習。
目前,遵醫附院專家已經到35家協作醫院進行了50余次培訓,以培養基層醫生的臨床急性胸痛相關疾病救治知識為核心,大力提高基層醫生的臨床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形式包括通過遠程網絡授課、與急診科和心內科醫師現場指導和隨時隨地的微信聯系等。
第三步,模擬暗訪及現場演練。
第四步,預檢,包括現場核查基本要點、數據、現場核查資料、匯報材料等。
第五步,共同接受專家現場審核。
截止今年8月,貴州省已有七家縣級醫院(務川縣人民醫院、思南縣人民醫院、鳳岡縣人民醫院、綏陽縣人民醫院、黔西縣人民醫院、余慶縣人民醫院、岑鞏縣人民醫院)在遵醫附院胸痛中心的幫扶下順利完成了由中國胸痛中心總部派遣的專家現場核查。
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石蓓教授也很坦誠的談到貴州省胸痛中心建設面臨的挑戰。一是,貴州省胸痛中心建設起步晚,標準版建設啟動于2015年開始,區域胸痛聯盟構建于2016年實施;二是,基層胸痛中心建設難度大,具體問題有人力資源嚴重缺失,專科業務水平普遍較低、硬件條件相對落后等;三是,醫院急診救治能力的發展意識相對薄弱,對胸痛中心建設理解不足。四是,需要政府重視和支持胸痛中心建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