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龍泉驛區)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中醫文化 薪火相傳
——閬中市中醫醫院開展“中醫沙龍之夜”活動
4月12日晚7時,閬中市中醫醫院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馬衛平,在中醫院張飛北路門診部馬衛平名老中醫藥專家經驗示教室舉行了“中醫沙龍之夜”。
當晚在經驗示教室中齊聚中醫院熱愛中醫藥的中青年學子,他們認真聆聽著、學習著,希望通過此次沙龍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與技能。
展開全文
據了解:馬衛平于2015年獲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稱號,享受專承工作室建設待遇,2015年獲四川省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全省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15年獲四川省第四批四川拔尖中醫師稱號,2014年獲南充市第二屆“南充市名中醫稱號”,2007年獲閬中市首屆名中醫稱號,多次當選閬中市中醫醫院十大名中醫稱號,閬中市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委。
馬醫生在熟讀各類經典的同時,又與臨床實際相結合,融會貫通,吸取精華,辨證施治,使自己的中醫理論不斷加強。經過自己三十余年的反復探索、吸取前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心得,總結出了診治脾胃疾病的獨特方法,認為在臨床上當“以和為主”、“以通為輔”的原則,因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六腑以通為用等原理。又如總結出了治療“梅核氣“法,認為梅核氣一病,總因氣機郁滯為病變基礎,風、痰、瘀、火、血為本病的基本病理因素,在論治上,分類為“郁滯風邪”、“氣滯痰凝”、“痰熱蘊結”、“氣火傷陰”、“瘀上阻絡”等五大證型,再配合精神療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此次的中醫文化沙龍,體現了中醫藥的傳、幫、帶,中醫院老、中、青三代中醫人共謀中醫藥的發展,正是響應國家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及弘揚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與西醫藥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類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作為我國原創的醫藥科學,是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科學和哲學思想,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醫藥作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其對疾病的認知方法和治療理念順應了當今時代健康觀念的深刻變化和醫學模式的深刻變革,順應了21世紀醫學發展的新趨勢,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閬中市中醫院始建于1952年,有著厚重的中醫藥文化,特色鮮明。在老一代中醫藥人的代領下,中醫院的中醫事業逐漸發展壯大,中醫藥人才輩出,擁現出一大批熱愛中醫藥的中青年骨干。
在這次中醫院中醫藥的文化之夜,大家齊聚一堂,暢談中醫院中醫藥的發展、規劃、傳承,并且正值中醫院發展進入快車道時,積極創建三乙中醫醫院、國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專家服務基地的創建工作中,相信通過這種中醫文化的傳承,使閬中的中醫藥發展壯大,更好地為全市人民服務,提高閬中市中醫藥在保健、預防疾病方面的主導作用,并為全市人民群眾的健康事業做出優質的醫療服務。
來源:彭美瑜
注: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