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區醫院(溫江區醫院新院區)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PM2.5:25ug/m3,PM10:34ug/m3,溫度29.7℃,濕度72.6XRH……這是7月19日上午11時出現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急診、住院綜合樓項目工地中一塊大屏幕上的實時數據。下一秒鐘,4個數據就根據現場情況發生了變化。原來,這是一臺揚塵污染綜合數據檢測儀,24小時開啟,能實時反映施工工地中PM2.5、PM10、溫度以及濕度4大數據。一旦發現PM2.5和PM10的數據超過50ug/m3,工地上就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揚塵。“成都治霾十條”提出,實施城市揚塵綜合治理,推行綠色施工。成都晚報記者獲悉,溫江區建筑工地已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68套,高空噴淋50個。
霧炮機+高壓噴霧 無死角治理揚塵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急診、住院綜合樓項目是溫江區在建的最大綜合醫院,位于溫江區麻市街。該項目于今年5月正式開建,預計明年年底前完工。一年多的建設,如何在施工過程中防治揚塵、避免工地揚塵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施工單位打出“組合拳”,揚塵污染綜合數據檢測儀就是其中之一。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門急診、住院綜合樓項目部執行經理張杰介紹,工地在施工大門入口處安裝了一套全方位立體沖洗設備,“可將車輛在工地粘上的泥土灰塵等沖洗干凈,避免帶入市政道路。”施工單位還對工地上所有裸露地面采取硬化處理,定時灑水降塵,消除施工揚塵污染。
展開全文
針對局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灰塵,也有多種方式應對。張杰介紹,“現場安裝了一臺揚塵治理霧炮機,射程30米,可定點處理揚塵;霧炮機不能覆蓋到的局部點位,使用人工高壓噴霧設備,進行無死角的工作。”此外,塔機還安裝了立體噴淋揚塵治理設備,“霧炮機和高壓噴霧設備只是平面的,塔機上的這個高空噴淋設備則是立體、可旋轉的,能夠覆蓋到整個工地。”
工地上還配備2名專職安全管理對工程揚塵治理保持常態巡視,以便隨時觀測揚塵污染數據,及時治理。溫江區建設局安監站項目監督員黃兵介紹,作為項目監督員每個月都會對該項目進行例行抽查,在揚塵防治上更是不間斷的隨時追蹤,“每次來到工地,都要檢查揚塵治理設備是否正常運轉、運行記錄是否正常等。”
全區“三無”企業228家全部關停
溫江區環保局污控科科員田耘丞介紹,溫江區今年主要從治污減排、壓減燃煤、清潔降塵、臭氧防治等方面進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全區“三無”企業228家現已全部關停;138家燒烤店已實施清潔能源改造103家;全區23臺燃煤鍋爐已淘汰,燃煤鍋爐實現“清零”;建筑工地已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68套,高空噴淋50個;關閉全區22家砂石場,已拆除15家;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合計1502輛。“目前也制定好了‘小散亂污’企業取締方案,10月底前取締全區‘小散亂污’企業。”
“1—6月,我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94天,優良率51.9%,同比增加8.3%;PM10、PM2.5濃度分別為107ug/m3、67ug/m3,同比下降15.7%、15.2%,達到上半年常態化管控建議值,空氣環境質量總體好轉。”田耘丞介紹,力爭2020年全區PM2.5年均濃度小于52ug/m3,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0%以上。
成都晚報記者 羅斯 攝影報道
編輯:鄧文博